點線面七年級歷史單元一 詳解:
A部分:
1.課本p67即時通 2.課本p68
3.課本p72 4.課本p72
5.課本p66 6.課本p69
7.課本p72 、73 8.課本p74圖2-1-13
9.課本p69 10.課本p67圖2-1-3
11.上課筆記:
象徵轉換人生階段的生命禮儀(出生、成年、結婚、喪禮):如卑南族猴祭
按照自然時序進行的歲時祭儀:如布農族打耳祭、賽夏族矮靈祭、阿美族豐年祭
12.課本p75
13.課本p70圖:舊石器時代時間約為距今5萬年前到7000年前。而題目說左鎮人是距今1萬年到3萬年前,所以是舊石器時代晚期
14.課本p70。居住洞穴、打獵、採集、敲擊製石器為界石器時代的特色
15.課本p73。貴族社會的原住民族群,貴族擁有部落的土地所有權,而排灣族屬於貴族社會
16.課本p72圖2-1-8
17.課本p75
18.課本p71
19.課本p69
20.課本p72圖2-1-9
21.課本p72圖2-1-8
22.上課筆記。漁團組織為達悟族
23.課本p72
24.上課內容。凱達格蘭族為平埔族的一種,17世紀時居住在台北市、台北縣、桃園縣
25.課本p67即時通
B部分
1.課本p67、70。煉鐵技術出現在金屬器時代
2.課本p73。母系社會家庭中由女性當家,以女性為繼承者。
3.課本p72圖2-1-8
4.課本p72圖2-1-8 。屏東地區的原住民為排灣族
5.課本p70。位於台北縣八里的史前文化有大坌坑文化與十三行文化
二、1.(1)課本66、68、69台灣地圖。最接近現代的是金屬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(2)課本p66。甲為十三行文化。乙為長濱文化。丙為卑南文化。丁為左鎮人(3)課本p68
2.(1)課本p72(2)課本p75
- Oct 04 Thu 2007 22:49
點線面七年級歷史單元一 詳解
- Oct 04 Thu 2007 22:45
多目標版歷史第三冊單元七考卷
多目標版歷史第三冊單元七考卷 詳解:
A部分
一、單題
1.參考課本p67第一行
2.課本p68第一行末
3.課本p67
4.課本p68
5.課本p69
6.課本p68
7.上課筆記:唐滅亡之因:藩鎮、宦官、黨爭、民變
8.課本p70最後一行
9.課本p73,(甲)黃河流域
10.課本p71,唐玄宗發生安史之亂,國勢由盛轉衰
11.課本p69,因 「玄武門之變、魏徵」關鍵字,所以選唐太宗。
開皇之治:隋文帝楊堅。貞觀之治:唐太宗李世民。開元之治:唐玄宗李隆基。明章之治:東漢明帝、章帝。
12.課本p69,因 「魏徵」關鍵字,所以選唐太宗
原文如下:『夫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朕常保此三鏡,以防己過。今魏徵殂逝,遂亡一鏡矣』此段話可用在國文作文
13.課本p69
14.因天寶為唐玄宗年號,元和為唐憲宗年號,由題意可以看出玄宗至憲宗,北方人口銳減。天寶14年發生安史之亂,歷經八年(玄宗、肅宗、代宗),北方殘破,造成人口銳減,所以選安史之亂
15.課本p73
16.課本p72
17.參考課本p68圖7-3。因利用京師至黃河(首都大興至黃河),此運河為廣通渠。所以(A)為隋文帝楊堅所開鑿(B)為經濟目的開(C)唯一東西向(d)廣通渠
18.安祿山、朱溫皆為節度使(藩鎮),故選b
19.唐文化當時影響東亞,影響日本、朝鮮半島的新羅、吐蕃(西藏)
20.©玄宗愛的是楊貴妃(楊玉環)。武則天是唐高宗的皇后
二、題組:
杜甫對開元之治…….,關鍵字「開元之治」
(1)課本p70 (2)課本p71 (3)課本p71。褒姒:周幽王(玩烽火)。妲己:商紂王 (4)課本p71 (5)課本p71
B部分
1.東漢衰亡之因:外戚、宦官、地方割據、黨錮之禍、民亂
唐亡之因:藩鎮割據、宦官、牛李黨爭、民亂
2.春秋戰國 秦 漢
魏晉南北朝 隋 唐
(c)秦採法家思想,且秦始皇焚書坑儒
3.甲乙丙丁皆為民變。甲:東漢末。乙:唐末。丙:清康熙年間。丁:荷據時期
4.此四場研習:玄武門之變、貞觀之治、天可汗的世界皆與唐太宗李世民有關。安史之亂始末則為唐玄宗時,國勢由盛轉衰。所以選b
5.(a)唐玄宗寵愛楊貴妃(b)安史之亂烽火只至黃河流域(北方),並未影響南方(c)起兵者為安祿山、史思明
三、題組
(1)看圖(2)參考習作p15(3)參考習作p15(4)看圖(5)參考習作p15
結語:此卷考題內容課本大多皆有,各位同學非不能而是不為也!希望大家多找時間讀一下課本。